close


長久以來,我不斷地在尋找一種人跟自然的關係。    

我十分確定,
我是比一般人還喜歡親近自然的。   
百貨公司裡週年慶的購物人潮,曾給我窒息想吐的感覺,
以至於到現在我都對於上百貨公司有點卻步。 
我也十分確定,
我是那種只要一段時間沒有往戶外跑,就會覺得全身不對勁的人。

只是另一方面,舒適的生活環境對我而言,也有著難以抵抗的魔力。
比如說啦,我真的很享受在冬天泡個熱水澡,
雖然我知道其實世上的水資源已經嚴重短缺。
(嘿!可別跟我說沒差我這一個人的用水,所謂積少成多,如果投票的每個人也都這樣想的話,綠軍可就不會贏囉∼) 
於是乎,我就常在所謂的環保與自身的安逸中,擺盪,猶疑。

終於,最近我在靈鷲山找到了往後我可以遵循的答案了。
位於福隆的佛教道場靈鷲山,與其他道場十分不同的地方,
是整個道場依當地的地形而建,盡量不為了興建,而大量地改變當地的地勢型態。
於是你會發現,販賣部的牆上,有一塊凸起的大石,
原來,設計者在建造販賣部之初,已將這凸石融入其建築中。
走在一條條生意盎然的小道上,你可得注意路旁一棵棵的老樹,
因為築路者,並沒有為了行路者的方便,而砍掉這些老樹。 

於是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景象,走在小道上的每一個人,都得隔一陣子,就把頭偏了一偏。
初時,我覺得非常有趣,只是我突然想到,如果我天天走在這道路上,隨時都得冒著頭上長包的危險,我是否會覺得不耐??? 

走回精舍的路上,隨手翻了初次在宗青盟上課的筆記,
映入眼簾的,是在 “佛教的生態觀”課堂中所抄錄的筆記。
上面寫著:
同體大悲,無緣大慈
情器世間, 
有情無情,同緣種智。

頓時間,心中一陣感動。
對於世上的萬事萬物,原來可以以這樣的態度去面對。
過去,我一直是將 “同體”“無緣”的範圍,侷限在 “人”。
總覺得對週遭的人付出,就已十分足夠。
至今才領悟到,其實境界可以更高,心胸可以更開闊。
生活原來真的是可以在
“有情無情,同緣種智”!


我相信 下次當我走在同一條的小徑上的時候
我將不覺無奈,
下次當我做垃圾分類時,我會心存感激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hillyeyo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