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於,外語系公演結束了。第一次深刻的了解為何有人會說整個籌備公演的過程,也是另一齣高潮迭起的劇。
學長姐和學弟妹曾戲稱我們這一屆是外語系的一則傳奇。這可不是什麼好的讚美詞。這只是為我們班上那份全然不同於上下兩屆友好氣氛的友情,下了一個諷刺但又真實的註解。
私底下跟不少同學單獨聊過,許多人不免將班上的感情不睦視為大學四年中的一個遺憾。奇怪的是,班上許多來自各界的好漢,過去與高中同學的感情都十分融洽。但為何到了大學,一群都有美好高中回憶的人,共同譜出的,竟是一曲不甚和諧的多重奏? 至今仍是個問號…
真正的原因,絕對不只是大家早已內化的個人意識,或是班上小團體過多等。放眼看看現今的大學生,有幾位不是強調個人主義,在回想起過去的求學生活,有哪一階段班上沒有感情較親密的小團體呢? 所以前兩個因素,並無法合理地解釋我們這一屆的感情不甚融洽。
經過自己旁觀整個公演籌備的過程,我得到一個很簡單的結論---只不過是因為一群不同頻率的人,被迫放在同一班罷了。因此,這樣的結果一點都不令人驚訝。After all, what can you expect from a group of people of different tastes?
最近一次深刻的體會到與某些人可能永遠無法產生共鳴,是發現有人居然非常關心自己在節目單是否有 “夠多”張數的照片。原來,我們關心的東西是完全不一樣的。 再一次,當我發現原來有些自己人看戲的焦點,已經從內向的 “誰確實演出了劇本的精神”,轉而以外向的層面作為評判時,再次確定我們果真是不同類型的一群人。關心的東西不同,想必堅持的東西也不會一樣吧?!
昨天的一場人數不過半的小班會,決定了我們這班 “應該”不會有畢業紀念冊的製作。(我說應該,因為或許到時又有熱心的同學願意出來幫忙,那就又有機會可以翻案了。) 有一些同學似乎感覺很惋惜遺憾。其實換個角度想想,不同音色、音域的樂器,本來就很難在沒有合適的樂譜或是指揮家的幫助下,合奏出悅耳動聽的音樂,那何不就讓一切停留在起點,(或該說終點)之前。
若獨奏反而能顯出各各樂器的特質,那又何必要勉強合奏出一曲殘缺的大塊頭音樂呢?
- Dec 15 Sat 2001 20:27
何必強求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